站内公告:
2024-12-09 14:21:55 点击量:
【盛世娱乐资讯】对于缅甸,很多中国人可能还处于“听说”的阶段。即使他们有出发的冲动,也担心各种障碍:战争、贫困、敌对……但缅甸确实醒了,刚刚醒过来,值得立即出发。
印象一——LP封面上的风景,乌本桥日落
曼德勒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但真正让它出名的是一座桥——乌本桥,这是缅甸著名的桥梁。“爱情桥”全长1200米,横跨东塔曼湖和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完全由珍贵柚木建造的桥梁。
走在乌本桥上,我感受到一种特别的舒适。我感觉自己行走在古老的传说中,似乎找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房屋”的意境。然而,在这里,小桥变成了长长的乌木桥,桥边的房屋变成了湖边的寺庙,桥下流淌的水也变成了镜湖的颜色。所唤起的安静优雅和平静是如此相似。
据说,被世界各地旅游爱好者奉为圣经的缅甸文版密纹唱片的封面并不是蒲甘的佛塔,而是曼德勒的乌本桥。有多少游客在曼德勒驻足只是为了这座木桥:“我不是在乌本桥,我是在去乌本桥的路上!”
印象二——千僧吃饭,千人布施
在缅甸,每个男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必须出家为僧,这样佛教事业才会有后继有人,这被认为是一件有德行的事情。孩子剃发后,通常会在寺庙里出家一周、两周、一个月或几个月,然后还俗。有的皈依佛教,成为佛教弟子。
缅甸最大的佛学院加纳延佛学院目前有近1500名不同年龄段的僧侣。每天上午10点15分,僧侣们就餐的时候,1500多名僧人不断从宿舍里出来,在路上非常安静地排队,去餐厅院子里领取饭菜、汤和水果,然后进入餐厅吃饭。场面十分壮观。
排队时,僧侣们面对拍照的人非常平静。
缅甸人民在佛教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乐善好施。在缅甸,人们几乎每天都在募捐、施舍。布施已成为缅甸人民的习惯。缅甸人布施时不注重物品的价值,而注重意愿。全国32万僧尼的膳食、袈裟和生活用品均由信徒捐赠。
印象三——千座佛塔,目光所及的佛塔
记不清是哪一期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照片是一张叫《宝塔里有多少烟云》的照片图片:金色的夕阳轻轻地映照大地,一缕轻烟似乎笼罩着天空中,稀疏的草丛衬托着无数赭红色的古塔,那么华丽,那么荒凉,那么悲伤绝望。那一幕,只要一眼,便终生难忘。
于是,我想起了一个叫蒲甘的地方。
这里是最壮观的佛塔群。当然,它也是世界遗产。外媒曾评价“蒲甘不说话,吴哥窟不敢称老大”。这个地方叫蒲甘,和吴哥窟没有任何关系。与生命宝塔相比,这里有着浓郁的生命气息。牛羊、自行车、马车始终围绕着千年古塔。
在蒲甘,一天中最激动人心、最迷人的时刻就是登上塔等待日落。有多少人跨越千山万水,选择自己喜欢的宝塔,静静地坐着,躺着,睡着,彻底放飞自我,只为享受这一刻的安静发呆。
缅甸人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捐钱建佛塔。他们一生都不愿放弃食物和衣服。他们死后,捐出了全部积蓄修建了一座佛塔,但这并不是他们的愿望。
微信扫一扫